春雷響 萬物長,驚蟄養生建議從這5點做起!
發布時間:2022-03-09 14:55
點擊數:
3月5日,驚蟄,古稱“啟蟄”,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,天氣逐漸回暖,春雷開始出現,甚至會驚醒蟄伏了一整個冬天的昆蟲,因此隨著驚蟄的出現萬物逐漸有了生機。
對于驚蟄節氣養生這個問題,也是大家關注的。我們在驚蟄時節建議大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:
· 起居:晚睡早起,抑春困 ·
驚蟄前后陰寒之氣漸降,陽氣升發,人體血管舒張,流入大腦的血供較冬季減少,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減弱,致使春困擾人。
很多人認為多睡可以解乏,但結果往往是越睡越困。這是因為,過多的睡眠不能順應春季特性,反而會抑制陽氣升發,加重春困。
春天可以適當晚睡早起、多伸懶腰,這樣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,全身肢體關節、筋肉得到活動,減輕困意。
· 飲食:省酸增甘,清內熱 ·
春天肝氣旺容易傷脾,此時,少吃酸味可以防止肝氣過旺,甘味食物可以滋補脾胃。
但,此“甘”非彼“甘”,它不等于甜味食物,而是具有潤燥特點的一部分食材。在此,首推的是山藥和大棗,用來熬粥再好不過了。
另外,現代人由于運動少吃得多,腸胃有大量油脂包圍,故應飲食清淡,多食膳食纖維以清解里熱,如:梨,荸薺,芹菜,薺菜,萵筍,黃瓜等。
· 衣著:合理增減,護四處 ·
驚蟄時節仍是忽冷忽熱,早晚溫差偏大,民間常用“春捂秋凍”的方法防病。
但多數年輕人認為自身火力壯,可抵擋外邪入侵,早早換了單衣;老人、小兒則多“春捂”捂過頭,反因大汗淋漓而感冒。
其實春捂最該適度,最好的辦法是:外出攜帶薄外套,根據溫差變動,隨時增減衣物。尤其是頭頸、手腕、腰腹、小腿這4處,要著重保護。
· 運動:適當鍛煉,強體質 ·
驚蟄時節,生機盎然,人體陽氣上升,各個器官組織機能想要充分活躍起來,就需要均衡得法的運動。
具體來講,要求人們不只是簡單地動起來,還要各種運動相結合。比如家中快走來鍛煉身體四肢;適度的下棋、打牌,鍛煉頭腦醒神;聽音樂、唱歌,愉悅一下內心。
推薦運動:擇走路、慢跑、太極拳等
· 經絡調理 ·
以調理肝經為主:
驚蟄天氣漸漸回暖,春雷開始震響。此時肝氣旺盛,易動怒,要注意情緒神志的調攝,隨時保持心平氣和,不妄動肝火,否則肝氣升騰太過,易患眩暈、中風之病。
建議取穴:
太沖,行間,腎俞,涌泉,足三里、肩井可補足陽氣以健身,順時養陽春天護肝。
- 上一篇:“冬藏”轉“春生”,記“四點”防“五寒”
- 下一篇:飯吃七分飽,有這3種好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