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冬藏”轉“春生”,記“四點”防“五寒”
發布時間:2022-01-27 10:22
點擊數:
大寒也是農歷年中的最后一個節氣,
過了大寒,又是一年,
大寒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,
也是冬天結束、春季到來的轉折點,
所以大寒養生也應隨之“轉軌”。
大寒養生,牢記四要點
01 睡宜早:養精蓄銳藏陽氣
大寒時節,天氣寒冷,
動植物多處于冬眠狀態來養精蓄銳,
為來年的生長做準備。
為了順應冬藏,
人們在起居上也應注意早睡晚起,
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,
以利陽氣的潛藏。
02 動宜慢:微汗即可
冬藏時節,萬物蟄伏,人體也應順應自然界特點而適當減少活動,
做事“慢半拍”,以免擾動陽氣。
此時的鍛煉要有節制,微微出汗就好。
03 頭宜暖:胸背足忌寒涼
大寒節氣,易使人體氣血流行不暢,血脈筋脈拘急,
所以冬季是腦血栓、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頸椎病、關節痛、感冒等疾病的多發季節,
保暖也就變得異常重要。
04 心宜平:節制喜怒曬太陽
冬季白天短而夜間長,
寒冷的天氣、呼嘯的北風、頻發的霧霾,
常會讓人們的心情受到影響,
引發失落、沮喪等情緒,甚至患上抑郁癥。
大寒極寒,必防“五寒”
1.防頸寒:戴圍巾穿立領裝
冬天是頸椎病高發的季節,
頸部是人體的“要塞”,
不但充滿血管,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,
比如大椎穴、風池穴,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。
2.防鼻寒:晨起冷水搓鼻
天冷后“涼燥”更明顯,
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,
此時不妨以寒制寒,
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,
有利于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,
是不錯的防治鼻炎辦法。
3.防肺寒:喝熱粥散寒
流鼻涕、咳嗽、頭痛……
風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見的毛病,
癥狀較輕的,
可以選用一些辛溫解表、宣肺散寒的食材。
4.防腰寒:雙手搓腰暖腎陽
雙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帶脈、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。
腰部為“帶脈”(環繞腰部的經脈)所行之所,
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后腰是腎臟所在位置,
腎喜溫惡寒,常按摩能溫煦腎陽、暢達氣血。
5.防腳寒:常做足浴
足浴要注意水溫最好40℃左右,水淹沒踝關節處;
每次浸泡20~30分鐘,不時添加熱水保持水溫,
泡后皮膚呈微紅色為好;
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2~3分鐘。
除此之外
調節飲食,宜溫熱,
入睡趁早,養精藏陽;
運動宜緩,微汗健身
心情平和,多曬太陽好福氣